
在中医看来,引起疾病的原因不外乎▓三大类:一是外因,二是内因,三是不内外因。
所谓外因,是指感受于外界(自然界)的某些致病因素,相当于☆现在所知道的寄生虫、细菌、病毒、衣原体、支原体等,这些物质存在于自然界,由外入侵机体后产生◥疾病。这些外来的致病因※素,中医又称为“外邪”(对机体有害的因素中医统称为“邪”)。
所谓内因,是指产生于机体内部的某些↘致病因素,如不良的情绪、不当的饮》食习惯、过度的劳累或安逸等。这些内生的Ψ 致病因素,中医又称为“内邪”。
所谓不★内外因,主要是指房室不节、跌打损伤、创伤、烧伤、烫伤、冻伤、虫兽咬伤等病因很明显的一类疾病。
除此以外,还有ξ一些患病后继发的致病因素,如痰〖饮与瘀血,它们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,损害机体,产生疾病。
我们先来看看由外因引起ζ 的疾病(又称“外感病”)。
引起外感病的原因是外邪,中医将外邪分为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热(火)六种,称为“六淫”。
自然界有『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(热)这些正常的气候○现象,古时称作“六气”。六淫,是对六气的异常变化的一种称谓。古人认为异常的气候变化可以使机体产︽生疾病(现↑代科学也证明,在不同「的气候环境下,细菌与病毒的※繁殖力与致病力是不一样的)。中医借用“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热(火)”之名及其特性,来概括所有的由外界因素干扰机体所致的疾病原因▆。
首先来看风邪致病的特点。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可以╲判断病人感受了风邪呢①?
因风为春季的主气,自然界的风有突发、上升、散开、来去无定、令物动摇等№特性。中医将具有这些特点的病症的原因归结为风。风致病有以下四个特点:
●浮越:风有上◆浮外越的特性,故为阳邪,致病表现为病位※在表在上、易于散泄的特点。所以通︾常感冒引起的头痛、鼻塞、咽痒、咳嗽、恶风、发热、汗出等,属于感受了风邪。病初起可以用“姜枣汤”(生姜鸡蛋卐大1块,红枣5枚,水煎,温服)治疗;也可以用紫苏叶々10克,或荆芥10克,桔梗6克,甘草3克,水煎,温服。方中的生姜、紫苏叶、荆芥都有散风作◤用,这些方剂对感冒早期表现为恶风、鼻塞、咽痒、微咳等症状者有很好的疗效。
●善行数变:善行,是说风邪导⊙致的病症,表现为病位行无□定处的特点,如表现为肌肉、关节的游走性疼痛,痛无定处的风←湿性关节炎等。数变,谓风邪致病的表现变化多,如荨【麻疹的皮肤瘙痒,疹块→时隐时现,此起彼伏。中医常用白花蛇、乌梢蛇等蛇肉来治疗这些关节与皮肤疾病,因蛇肉有很好的祛风↓作用。
●善动:指风邪有摇动的特性,所以一切不自主〖的摇动,如突然晕倒、眩晕、手抖、抽搐、角弓反张、面肌痉挛『等,都属于风邪致病。高血压引⌒ 起的脑溢血、脑血栓等,表现为发病突◥然,昏厥不省人事,口眼■歪斜等“动摇”的特征,故称为“中风”。治疗时也要用祛风药。
●常兼邪致病:即ㄨ风邪较少单独侵犯机体,常与其他外邪一起致病,如风与寒、风与湿、风与热、风与燥等,形成复合的致病因素,致病表现则兼有两种外♂邪的特点。因为风是外感病的主要病因,所以有“风为百病之长”的说法,甚至有时以风邪代指外邪。
凡符合以上特ぷ点的,就是因风所致的疾病。而中药中】就有相对应的散风、祛风、息风等治风的药物。